|
突破传统农业的6种新型农业时间:2022-09-22
1 垂直农业
以叶菜类蔬菜为例,传统生产方式大约需要30~45天,垂直农业从种植到收获,大约只需要15天,而且由于封闭的环境和垂直农业的堆叠,每亩可以比传统种植多出数百倍的作物。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水培法或气培法来实现的,水培法是室内种植植物的一种方式,这意味着植物的根部位于营养丰富的循环水中,这实际上减少了用水量,一项研究表明,水培法生产的蔬菜,比传统种植用水量减少90%,气培法是在根部喷洒富含营养的水雾,使用的水比水培法又减少了70%。 2 认养农业
过去,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合作社、经纪人,然后进入批发市场,最后才能进入城市里的菜市场或者大型超市。但是“认养农业”则是让城市的消费者和农民直接取得联系,市民和农民互相签订一份合同,整条产业链由过去的“产供销”变成了“销供产”,农产品滞销的风险被大大降低。
而且,认养农业的卖点不只有农产品,认养农业让农业不仅具有第一产业的属性,还可以与旅游、休闲、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入互动。把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市场,以体验、互动项目为卖点,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、旅游景点、风情民宿进行整合包装,为认养客户提供个性化选择,使更多的群众和消费者从中受益。 3 生物农业
生物农业整体上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,发展前景广阔。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,由此形成了涵盖生物育种、生物农药、生物肥料、生物饲料、生物疫苗和制剂等领域在内的生物农业。 4 康养农业
康养农业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大健康趋势的加持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到来。
从商业的角度来说,农村在农业用地、扩大规模、运营成本、改建成本、人力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优势,农业的发展不容易受到限制。加之国家对农村基建的投入、对农村的各种政策优惠,农村发展康养农业的条件反而更为成熟。 5 AI农业
时至今日,农作物生产正越来越依赖于出色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。AI可以根据农作物单产率确定总产量,借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农作物定价策略。准确把握农作物的收成率与质量水平,有助于农业企业、合作社以及农民更好地制定定价策略。考虑到市场对于特定作物的总体需求基本恒定,各方可以根据作物的收成选择固定售价、统一售价乃至弹性售价等策略。单凭这些数据,每年就能为农业企业消除数百万美元损失。 6 会展农业
会展农业市场趋向成熟,进入竞争整合阶段。从增长潜力看,今后发展更多的将是打造会展品牌,增强展会、节庆衍生产品开发以及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等。 注:文章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 |